纸飞机下载

纸飞机:全球最大语音通信软件为何没落了?

新闻 2025-05-22 08:07

  

全球最大语音通信软件为何没落了?

  为了更高效、更便捷、更及时的连接,互联网在连接的技术与应用上,也在不断迭代更新。

  最早的应用是诞生于1960年代的电子邮件,让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文本信息,至今仍在被广泛使用。

  随后的是诞生于1970年代的公告板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天涯论坛、猫扑论坛曾火爆一时,是众多网友喜爱的交流平台。

  三个以色列人研发出ICQ(I SEEK YOU我找你之意),支持在互联网上聊天、发送消息、传递文件等功能。

  ICQ开创了即时通讯软件的先河,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互联网交流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的QQ就是基于ICQ的概念和功能开发的,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

  交互实时性越来越强,功能日益丰富多元,不足之处也非常明显,交流方式以文字图片为主,只局限于互联网之内。

  2003年,爱沙尼亚的2个程序员,开发出了Skype,名字来自“sky peer to peer”,愿景是让人们打破地域界限,自由沟通。

  与当时已经广为普及的ICQ、MSN不同,Skype的最大特点是,可以直接免费语音通话。

  但在当时,网络状况不好,Skype依靠独家的点对点(P2P)技术,才实现了稳定且高质量的语音通话。

  2013年,Skype的月活跃用户首次突破3亿,国际通线%,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即时语音通信软件。

  2023年,Skype月活跃用户下降至1.7亿,日活跃用户降至3600万。

  要知道,全球主流即时通信软件的日活跃用户都在1亿以上,微信的日活更是超过了10亿。

  “3次易主”指的是,2005年,Skype以26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被eBay收购;2009年,eBay以27.5亿美元的价格把Skype的70%股权出售给了Silver Lake牵头的投资集团;2011年,微软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Skype。

  “1次改版”指的是,2017年,Skype进行重大改版,不仅修改了用户界面,还迁移了服务器,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导致在应用商店的评级直接从3.5星掉到了1.5星。

  6年内三易其主,造成其战略方向反复摇摆,技术投入断层,最终失去市场主导地位。

  P2P,是一种用户直接点对点传输数据的技术,无需中心服务器中转,大幅降低服务器和带宽成本。

  在互联网流量昂贵且并不稳定的时代,Skype使用P2P技术拨打语音或国际长途,既能节省流量,成本极低,也能够稳定传输,保障通话质量。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普及,流量资费越来越便宜,网络传输越来越稳定,Skype的技术优势被削弱了。

  一方面,移动网络普遍使用NAT(网络地址转换),P2P直连需复杂穿透技术,Skype在移动网络下的连接失败率增高。

  另一方面,Skype最初为电脑端设计,推出移动端时仍延续复杂操作逻辑,界面臃肿且耗电高,与移动端“轻量化、即时性”需求严重脱节。

  2009年后,WhatsApp、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开始崛起,它们是土生土长的移动端软件,比Skype更了解移动用户。

  2010年,苹果推出iPhone 4,自带的FaceTime就能实现网络电话、视频等功能,也抢走了Skype的一部分用户。

  当其他软件也都具有了国际通话这一功能后,软件之间的竞争,就要看其他维度上功能的比拼。

  微信最初只是一款即时通信软件,随后开发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构建“社交+内容+服务”闭环,成为一个超级平台。

  WhatsApp虽然更克制、更为简洁,但近年来也通过“状态”、“社群”等功能向轻社交领域扩展,逐步向轻社交渗透。

  综合来看,流量普及化削弱了Skype的技术护城河,移动化暴露其产品设计缺陷,社交化则使其在用户留存竞争中彻底掉队。

  很多人也许会有疑问,按上面的逻辑,是不是所有的工具性软件,都没有活路了?

  持续流血的商业模式,只能靠外部输血,这几乎决定了Skype被巨头收购的命运。

  被eBay、微软收购后,Skype活下去的关键,不是能否盈利,而是能否融入巨头的大生态。

  有媒体估算,截至2024年底,WhatsApp的年收入约为13亿美元,还不到Meta年收入的1%。

  这是因为,在Meta生态中,WhatsApp被Meta视为核心的“通讯基础设施”。

  既为Meta在即时通讯领域构筑了坚实的竞争壁垒,又为Meta的AI服务、商业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反观Skype,在eBay是“电商附庸”,在微软是“备胎工具”,始终没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微软收购Skype时,宣称要将Skype深度整合进Windows系统,目标实现10亿活跃用户。

  然而,Skype for Business与微软已有的Lync(企业通讯工具)功能重叠,导致用户认知混乱。

  Teams是一款集聊天、视频会议、文件协作和应用程序集成于一体的团队协作平台,深度集成Outlook(邮件/日历)、OneDrive(云存储)、SharePoint(文档管理)、Planner(项目管理)等服务。

  微软有了Teams这个“嫡子”,“庶出”出身的Skype基本上就被放弃了。

  Skype逐渐沦为“技术试验场”,其创新的屏幕共享、群组通话等功能都被优先移植到Teams。

  多年来,我们从Skype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将其融入到Teams中,我们在过去七到八年里不断发展Teams。但我们觉得现在是时候了,因为我们可以为市场、为客户群体提供更简单的选择,而且通过专注于Teams,我们可以更快地提供更多的创新。

  技术的先发优势终会消逝,唯有通过持续迭代与生态融合,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上一篇:遭遇网络诈骗 被骗两万余元

下一篇:安全聊天就选专业的加密聊天软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