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飞机下载

纸飞机: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新闻 2025-11-22 07:15

  

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在山东博兴县老年公寓,80多岁的李奶奶一直有个心愿:能经常看看在外地工作的孙子。但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这个简单的愿望成了奢望。团博兴县委联合国网山东博兴县供电公司,发起“数字助老”志愿服务行动。青年志愿者赵梦茜耐心地教李奶奶使用手机。当屏幕那头传来孙子的声音时,李奶奶眼眶湿润,脸上绽放出孩子般的笑容。这是青年志愿者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的一个生动缩影。

  山东泰安团组织联合山东移动泰安宁阳分公司积极推进服务场所适老化改造。其中,“银龄智慧课堂”通过“一对一”教学,耐心辅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切实帮助老年群体提升数字素养,共享智慧生活便利。公司组建的志愿服务队还主动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重庆市黔江区社区教育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团队以“智慧学习吧”为载体,打造智慧学习、乐活体验、银龄服务三大平台,组建经专业培训的优秀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养老机构及老年人家中,开展数字技能教学。培训聚焦老年人高频生活场景,涵盖智能手机基础操作、智慧出行、在线就医、移动支付、防电信诈骗等实用内容。“乐活体验吧”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展示、智能家居互动、健康监测体验等活动,让老年人在轻松氛围中感受科技便捷。社区定期组织智能设备体验课,老人们现场试用智能手环监测健康数据、通过语音助手操控家电,直观感受“智慧生活”的魅力。截至目前,该服务项目已覆盖黔江区城南、城西等5个街道(镇)的15个村(社区),培训老年人超万人次。

  自2022年起,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清水街道清苑社区与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每年开展8次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活动。截至2025年10月,累计服务社区老年居民超1800人次,覆盖社区90%以上的老年家庭。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走访老年家庭,收集整理出“不会用微信联系子女”“不懂线上挂号”“担心手机缴费不安全”“辨别不了诈骗信息”四大核心需求。春季聚焦“基础沟通”,重点教学微信聊天、视频通话、照片拍摄与分享,帮助老人实现“随时随地见家人”;夏季围绕“生活便利”,详细讲解线上挂号、手机缴水电费、燃气费流程,让老人“足不出户办琐事”;秋季强化“安全防护”,结合最新电信诈骗案例,演示如何识别陌生链接、拒绝可疑转账、设置手机安全密码,守护老人“钱袋子”;冬季拓展“休闲娱乐”,教学短视频平台使用、在线听戏曲、电子书阅读等功能,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4年来,120余名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志愿者接力参与服务,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公益服务中感受到数字化生活的便利与温暖:老年人家中“代缴水电费”比例提高至70%,社区涉老电信诈骗案件发生率连续两年下降至“零”。

  浙江嘉兴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党、团组织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专业特长,联合嘉兴市图书馆开展携手“夕阳红”互联e畅游志愿活动,为老年群体量身定制数字技能培训。为了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志愿者准备了详细的图文教程和实际操作演示,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学得会、用得好。

  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连云港分公司(以下简称“连云港移动”)怀揣着对老年群体的关怀,组织志愿者走进东海县老年大学。从如何清晰查看视频监控、随时了解家人动态,到轻松玩转线上购物、足不出户选购心仪商品,再到安全使用手机支付、告别携带现金的不便,以及通过视频聊天与远方亲友“面对面”畅聊,志愿者手把手进行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直到老人们完全理解并能够熟练操作。

  每次活动,最吸引老人目光的当属连云港移动带来的移动AI下棋机器人。这个外形精巧、功能智能的“新朋友”每次一亮相,就迅速吸引来好奇的老年人,大家对这个新鲜的科技产品充满了兴趣。

  趣味科普让高科技从“畏难”变“好玩”。中国科技馆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志愿者专门设计的脑波绘画装置前总是排着长队。老人们戴着特制头环,仅凭意念就能让屏幕上的荷花绽放,这种魔法般的体验消解了他们对技术的畏惧。

  场景化学习区还原了超市、医院等真实环境。老人们推着装载RFID标签的购物车练习自助结账,在模拟诊室操作挂号机领取“虚拟检查单”。经过6次训练的参与者,现实场景中的操作成功率大大提升。

  “记住这个‘+’号就像您家的门钥匙,点开就能找到子女。”志愿者小王举着手机模型讲解着,台下20位留守老人认真做着笔记。课程设计直击生活痛点:教老人微信支付绑定养老金卡、预约三甲医院专家号、识别诈骗链接的5个特征。

  广东梅州团组织联合梅州移动志愿者团队深入梅江区,为留守老人送去贴心关怀。志愿者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分解每个操作步骤,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让老人轻松掌握实用技能。

  聚焦晨间、傍晚等公园老人密集时段,梅州移动志愿者团队深入剑英公园等热门景点场所,开展“银发守护”专项行动。从晨练时的“手机课堂”到傍晚的“防骗小剧场”,志愿者用方言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将科技服务与反诈宣传融入公园休闲场景。

  针对老年人网络自检能力不足的问题,智慧工程师组建流动服务队,为农村留守老人家庭提供宽带义检与网络优化服务;工程师逐户检测信号强度、排查线路老化问题,现场调试路由器参数,解决卡顿、掉线等常见故障,并手把手教老人重启设备、连接Wi-Fi等基础操作,并通过展示“虚假宽带续费”“网络钓鱼链接”等案例,同步推广反诈App安装。

  河南省罗山县东铺镇汪庄村的晒谷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正在热烈进行。兰州理工大学的志愿者小张,耐心地半蹲在王奶奶面前,细致地指导着:“绿色按钮是拨打,红色挂断不用怕。”在烈日下,王奶奶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她刚刚学会微信视频通话,与远在外地的孙子对视时,流露出的惊喜与欣慰。

  志愿者小陈的日记里,记录了这样一段温馨的场景:“我教会奶奶使用导航,而她则教我如何辨认田埂上的野菜。我帮助爷爷绑定银行卡,他也给我讲述了年轻时赶驴车赶集的故事。”

  随着“大学生返乡”逐渐从热议话题变为现实行动,越来越多的青年携编程技能与满腔热情回归乡村,致力于在数字化浪潮中,为老年群体构筑起一座充满温情的桥梁。

上一篇:告别“只能聊天”的AI智能体!华为Mate X7的小艺办事太丝滑

下一篇:人去楼空!又一平台暴雷老板疑似跑路20万人10亿血汗钱打水漂

猜你喜欢